宿遷經開區黃河街道始終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,深入貫徹落實“五有”和“全覆蓋”工作要求,聚焦聚力,做實服務,全力加快推進服務保障體系建設,切實打通服務退役軍人“最后一公里”,當好退役軍人“娘家人”。
完善機制,聚焦“專業化”,做到服務退役軍人有溫度。該街道現有退役軍人1269名和優撫對象145名,圍繞做好退役軍人服務工作,在便民服務大廳設置退役軍人服務窗口,堅決做到“五個一”工作標準,即“一張笑臉、一聲問候、一杯熱水、一窗辦理、一次辦結”,努力實現讓退役軍人少跑路、好辦事。目前,該街道“退役軍人之家”建設已逐漸完善,實現了人員、場所、機制、文體的全面融合。同時,依托服務平臺,為退役軍人在情感上關心、呼聲上代言、權益上維護,形成了服務保障優質、社會廣泛參與的退役軍人事務工作格局。
壓實責任,突出“網格化”,做到管理退役軍人全覆蓋。該街道按照每300-500戶設置一個單元網格,配齊配強小區網格員,以做細做實為原則,統籌網格內所有退役軍人資源,著力在政策宣傳、維護權益、綜合幫扶、走訪慰問、排疑解難五個方面做好工作,切實服好務每一名退役軍人。截至目前,完成退役軍人、現役軍人家屬信息登記的,已全部更換規范統一的“光榮之家”門牌。在重大節慶活動中,全面走訪慰問退役軍人及現役軍人家屬,積極組織街道人武部、退役軍人服務站、屬地社區聯合上門為三等功以上家庭,送喜報、送慰問金。定期組織重點優撫對象進行短期療養及巡診,扎實開展大走訪活動,深入分析退役軍人家庭生活、健康狀況,分類統計合理訴求,建立一人一檔臺帳資料,始終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。
整合資源,推行“志愿化”,做到匯聚退役軍人正能量。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一頭連著軍隊、一頭連著地方,既是強軍之策,更是安民之舉。該街道始終注重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,積極教育引導退役軍人退伍不退志,退役不褪色。街道充分整合各類有效資源,按照“一人一檔”的要求,完善退役軍人檔案,及時了解退役軍人實際需求,采取多種形式免費開展技能培訓。同時,積極動員社會人員,調動社會力量,服務退役軍人,營造崇軍氛圍,講好新故事、傳遞正能量,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軍人工作,讓退役軍人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愛護和全社會的尊重。(盧金菊)